赫山区:建设就业帮扶车间,优化营商环境
2023-11-24 08:32:5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杨绍银 | 作者:鄢传明 | 点击量:7863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鄢传明)为稳步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,赫山区人社局按照“打造提升、联合创建、订单组建”等方式,让扶贫车间在贫困村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、工业园区等地生根发芽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。

目前,赫山区已建立就业扶贫车间数35家,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522人,开发岗位429个,较2022年度增长65个。

通过“企业+就业帮扶车间+帮扶户”的模式,扎实落实帮扶政策,引导就业帮扶车间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、手工艺制作等生产经营项目,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,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,努力实现企业增效、群众增收、产业发展的“多重效应”。

扶贫车间发展之初普遍存在“散、弱、小”,如何推动扶贫车间从自发走向自觉、从分散走向集约、由弱小走向强大?为此,赫山区人社局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积极与区商务局、龙岭工业集中区等单位衔接,摸清有意回乡创业的投资人员,建立沟通联系机制,加大相关创业支持等政策的宣传力度,推出支持扶贫车间建设的多项优惠政策,全面落实支持园区企业稳定就业的补贴政策,包括场地费补贴、就业补贴、创业补贴等。以“征询到户、预招到岗”的方式,帮助企业招工,并及时落实稳定就业的各项政策。同时支持企业和扶贫车间“稳岗到人”,推动在外发展的老乡返乡创业,建设扶贫车间。

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,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这为扶贫车间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,赫山区人社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再次对做大做强扶贫车间进行了系统谋划,大力推进行业覆盖精准化、车间布局精细化、发展模式精密化、技能培训精致化、岗位定制精准化、扶贫措施精深化,致力于打造扶贫车间升级版、构建脱贫攻坚新格局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把“小车间”聚集成“大产业”。结合赫山区域经济规划,优化招商引资环境,紧扣各乡镇特色,做好扶贫车间规划布局,大力扶持创办扶贫车间。

把“小岗位”厚积成“大课堂”。整合人社、妇联、残联、共青团等各单位培训资源,围绕扶贫车间技能培训需求,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,并给予相应的补贴,推行“短、平、快”职业技能培训,提升务工人员的素质能力,为企业发展、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

把“小作坊”拓展成“大平台”。健全扶贫车间管理机制,打造车间管理平台,结合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,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,促使扶贫车间成为促进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和就业创业的大平台。

把“小加工”质变成“大规模”。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,承接东部产业转移,重点选择前景好、基础好、效益高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,促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,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发展。


责编:杨绍银

一审:杨绍银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